原标题:牛肉粒没了?海底捞转向盯准植物蛋白
海底捞“牛肉粒”事件有了最新进展,在植物肉风口之下,海底捞也正在加速在这一领域展开布局。3月5日,“海底捞牛肉粒变素”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从海底捞方面获悉,小料台上的新产品“味伴侣”是植物蛋白新品配料,海底捞目前开始进军植物蛋白领域,未来还将持续推出更多植物蛋白火锅食材。
近日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消息称,上海地区部分海底捞门店下架了自助调料台中的牛肉粒,换成外观与之相似的“味伴侣”。“海底捞的牛肉粒没了”也成为社交平台的热门话题之一,引发网友热议。
记者从海底捞方面获悉,海底捞目前确实已在上海部分门店试点将牛肉粒换成一种大豆植物肉制品“味伴侣”。这是海底捞首个面向市场的植物蛋白家族产品,富含优质植物蛋白及B族维生素,不含反式脂肪酸,适用于泡汤、蘸料和拌饭。
由于植物蛋白领域前期投入的研发费用和生产成本不菲,目前“味伴侣”成本也比牛肉粒更高。“植物蛋白产品更符合人类追求环保、绿色营养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海底捞负责人说。
除了在小料台免费供应牛肉粒的替代品“味伴侣”之外,海底捞还将在上海部分门店试点将牛肉粒列入菜单,低价单独供应,每份50克售价仅0.8元。以此引导消费者按需点单,继续满足喜爱牛肉粒的顾客需求,同时避免造成过多不必要的浪费。
据悉,除此次推出的味伴侣之外,海底捞还将推出10余款植物蛋白产品,包含小吃、涮品等,目前正在内测和品鉴过程中,接下来海底捞将对上述产品持续优化。预计6月底,将有一系列植物蛋白火锅食材面市,实现用植物蛋白产品丰富食材品类。
2020年下半年以来,经过了“炒概念”阶段的植物肉赛道开始频频有玩家展开布局,肯德基、星巴克、喜茶、汉堡王、德克士等知名连锁快餐品牌先后上线植物肉产品,齐善、雀巢、双塔食品、湾仔码头等食品企业也纷纷开始转型,增加植物肉产品线,植物肉的概念正快速普及。
今年以来,金鼎轩成为首家推出植物肉菜品的中式正餐品牌,填补了中餐领域植物肉食品的空白;如今海底捞作为中餐火锅头部品牌开始进军植物肉,也让植物肉的概念渗透到更多中餐场景之中。
在中国植物性食品产业联盟秘书长薛岩看来,从目前的植物肉市场来看,汉堡等西式餐饮是植物肉推广第一阶段最主流的市场。在完成初步消费者引导后供应链趋于稳定,必定还会有更多符合本地化需求的产品应运而生。
根据市场调研公司Markets and Markets的数据,全球肉类替代市场将稳步增长,预计将以每年6.8%的复合增长率提升,到2023年将达到64.3亿美元。“植物肉不含激素和抗生素,饱和脂肪含量更低,生产过程中耗费的资源也比传统畜牧业少得多。未来的肉类缺口很有可能由有人造肉来填补。”薛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