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日历】
端午
2020年6月25日 星期四
五月初五 庚子年 壬午月 己亥日
“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温。 ”
宜:祛病调心,阖家安康。
《风土记》记载道:“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也就是说,到了端午,才算是真正迎来盛夏。在这期间,世人吃粽子、饮雄黄、悬艾草,皆代表了对家人及亲友健康平安的祝愿。2020年这特殊的一年,凤凰网文创频道在变化的每一天中,为你提供一份笃定的守候。
乙卯重五诗
宋 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端午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其他名称。端,左边为“立”,表示站住,右边为“耑”,表示老人拄杖而行。《说文解字》中解释道:“耑,物初生之題也。”表示像植物垂直生长,后引申为端正之意。午,又作为中国古代十二地支的第七位,指农历五月。当月中,有着太阳在这一年中最强的日子,且“午”在十二时辰中又代表着11时至13时,也正是一天中最炎热的时辰。端午至,气候开始变得炎热,加上湿度的增高,人们在享受冷饮与美食的同时,也开始准备防暑避疫的工作。
《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第一个午日正是天气好的日子,故五月初五也被称为“端阳节”。至此,端午节又被称作: 夏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菖蒲节、解粽节、女儿节等。从2008年起,端午节已作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
【礼俗】
古人对端午节的重视,从皇家礼俗中也可窥见一二。《文昌杂录》记载:“唐时五日,有百索粽,又有九子粽。”其中,“百索粽”是皇帝赐给大臣的食品;明时,皇家在端午节需饮朱砂、雄黄、菖蒲酒。皇帝以粽子、美酒等宴请百官,同时还举行武臣射柳、游内湖、观龙船,燃爆竹等活动;清朝时期,从五月初一至初五,帝后嫔妃等用膳时,桌上都会摆放着粽子。同时,粽子也是当时的供品之一,用来祭拜祖先,祈福保佑。
朗世宁《午瑞图》,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吃粽子
现今,人们普遍认为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是通过纪念屈原流传下来。其实,早在战国时期,粽子的早期雏形:角黍,就已经出现在民间小吃中。角黍用粽叶或竹筒包裹糯米蒸煮而成,用于祭祀龙神或水神。西晋《风土记》中提到“仲夏端午,烹鹫角黍。俗以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角黍。”可见当时的端午节粽子还没有和屈原产生任何联系。
图片来源:《节气好食》中信出版集团
粽子成为纪念屈原食物的说法,最早见于南梁吴均《续齐谐记》:“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当以楝叶塞其上,以彩丝缠之。……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楝叶、五花丝,遗风也。”这里记载了当时的百姓将“筒粽”投入江中供蛟龙食用。至此以粽子纪念屈原的习俗,也逐渐流传开来。
粽子作为人们喜爱的节日食物之一,不同地区的做法大有差别,口味也因为地域差异分为甜、咸两派。近几年,南北方人数次引发“甜咸粽子”大比拼,成为端午节热点话题之一。在此,凤凰网文创频道特别推荐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节气好食》中蛋黄猪肉裹蒸粽做法,希望能在这炎热的酷暑中,以美食陪伴大家,去除空气中些许燥热的暑意。
蛋黄猪肉裹蒸粽
烹饪时间:约180分钟
制作方法:
1、把柊叶洗净,糯米、绿豆浸泡3小时,多次清洗后沥干,在糯米中加一点盐、油拌匀。
2、五花肉切块,用五香粉、盐、香油、酱油腌制入味。
3、这里使用了传统的如同大碗一样的包粽子的模具,取一片柊叶放入模具,贴着模子壁压成倒锥形,如果叶子小,可以重叠起来放两片叶子。
4、先放进适量糯米,沿着倒锥铺开,然后放入绿豆、五花肉、咸蛋黄、绿豆,再铺上糯米压实。
5、把两边的叶子向中间折,另一端用同样的方法向中间折,叶子全部折好后,把模子倒过来。
6、绑上绳子,系紧。
7、放到锅里煮2.5至3小时就可以了。
悬艾叶,挂菖蒲
如果说粽子在端午节,给人们带来是味觉的享受。那么端午节嗅觉的记忆,一定是由艾叶、菖蒲唤起的。
艾蒿产生的奇特香味可以驱赶蚊虫,净化空气;中医也以艾入药,有理气血、祛寒湿的功效;将艾叶加工成艾绒,也是灸法治病的重要材料。在古代,人们相信艾草可招百福,保持身体健康。而将艾草汁混进糯米里包上馅儿,便是春天最有时令滋味的青团。
菖蒲也是端午节气的代表性植物,与兰、菊、水仙并称“花草四雅”。菖蒲在传统文化中,一直被认为是防疫驱邪的灵草,可提神通窍、杀虫灭菌。端午时节,人们悬艾叶、菖蒲于门窗前、饮菖蒲酒,以祛避邪疫;在炎热的夏夜中,燃艾叶、菖蒲,也可驱蚊灭虫。
《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是日“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燕京岁时记》里有:“端午日用菖蒲、艾子插于门旁,以禳不祥,亦古者艾虎、蒲剑之遗意。”当时人们在端午节挂艾草、菖蒲,主要寄托保健祛病的愿望,如山西解州一带戴艾叶称为“去疾”;陕西同官一带端午以蒲、艾插门称为“镇病”,都代表了古人相信艾叶与菖蒲,在辟邪祛毒上有着一定的疗效,也使得这项习俗流传至今。
徐扬《悬艾人》
今年的端午节,由于新冠病毒的爆发流行,使得这项习俗愈加有了别样的意义。在大家进行走亲访友活动的同时,也希望大家注意与他人保持适当距离,注意勤洗手,多通风,平安度过端午假期。
系五色线
端午的习俗里,自古就有佩戴五色彩线的习俗,唐代《酉阳杂俎》记载:“北方妇人,五日进五时图、五时花,施之帐上。是日又进长命缕,宛转绳结,皆为人像带之。”说明在当时,就有用五色丝线结成人形佩戴的节日习俗。《岁时杂记》中有“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也是现在香囊的雏形。
为什么古人会选择在端午节当天,用五色彩线系在手腕上?是因为当时,人们大多认为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为吉色。在端午节时,无论儿童或成人,均以五色丝线系在手腕上,用于辟邪。《燕京岁时记》中,将这项习俗介绍得更加详细:“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绫罗制成小虎及粽子、壶卢、樱桃、桑椹之类,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当时的人们用五彩绫罗裁剪为虎,贴上艾叶。再制作成葫芦、樱桃、桑椹、瓜豆、葱、蒜等形状,用彩线串起来,佩戴于小儿的发际身畔。既作为装饰品,又可镇祟辟邪、保佑安宁,女孩们还会用一些硬纸条叠成菱形粽子,缠上五彩丝线,戴在身上。
徐扬《系采丝》
现今,五色线也逐渐发展成长命锁、香包等其他装饰,制作也愈加精良,不仅在端午节,也成为现今人们佩戴的首饰之一。
【冷知识】端午节也是古代的“卫生防疫节”
端午节时,人们大多关心吃粽子、赛龙舟等其他民俗美食与热闹的活动,为什么在古代,端午节也是一年一度的“卫生防疫节”呢?
由于端午时期正值仲夏,气温与湿度都在升高,蚊虫大量滋生,非常容易传播疾病。古人相约在这一天会进行打扫房屋,悬挂艾、蒲,上山采药,消毒杀菌等一系列清洁活动。苏轼在《六幺令·天中节》也描写出端午节民众开始防疫驱毒的活动。“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同时,古人还认为在端午节采的药草最纯正,药效也最强。因此在端午节时,也是民间前往山间中采药的最佳时节。宋代《梦粱录》有记载:“五日采百草,修制药品,为辟瘟疾等用,藏之,良验。”也证实了当时人们在端午节期间注重清洁防疫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