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厦门大学信息学院第33期宿舍导师沙龙在映雪三宿舍楼活动室举办。本次沙龙的主题是新时代的人生规划,主讲人为厦门大学人工智能专业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硕士生导师,信息与网络中心副主任邱仲潘副教授。厦门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与实践训练中心的高级工程师陈文老师出席了此次沙龙活动,2018级、2019级、2020级共16名本科生参与了此次沙龙。
古人云,”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事而制。“紧扣时代脉搏,勇担时代使命,将个人发展融入时代大局,是找准人生方向、实现理想追求的必由之路。尤其对大学生而言,正好处在规划人生道路、确定前进方向的关键时期。而大学四年转瞬即逝,如何在这短暂而重要的大学生涯里,规划好之后的人生方向呢?邱仲潘老师给出了答案。
沙龙开始之初,邱仲潘老师先就大学的学习和生活规划进行了阐述,给同学们提出了许多非常实用的建议。他指出,作为大学生的底线是不能挂科,大学期间要确立一个梦想,这样无论是身处大学还是走向社会都有一个努力的方向。邱老师强调,大学时光短暂,大学生要学会珍惜时间,合理规划,提高效率,提升自己。
在认真聆听了邱老师的一番建议之后,同学们都受益匪浅。随着对人生规划的了解逐渐增多,同学们的疑问和困惑也不减反增,开始争先恐后地向邱老师与陈老师提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邱老师和陈老师也给出了颇富哲理性的回答。
“天不变道也不变”
本专业的行业行情对于刚刚入学的大学生而言是相对陌生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对自己的学习和研究方向做出合理规划,便成了摆在大学生面前的一个共同的难题。因而当某位同学提出这一问题时,迅速引发了在座学生的共鸣,激起了热烈的讨论。
对此,邱老师引用了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的观点“天不变,道亦不变。”,巧妙地说明了“万变不离其宗”“学习就是硬道理”的哲理。世界瞬息万变,科技日新月异,但不论行业行情如何变化,学习方法是大同小异的。邱老师借用“天不变道也不变”的道理,鼓励大家不要畏惧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而应”以不变应万变“,不改初心、不忘使命,始终把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作为第一要务。邱老师进一步指出人的发展应该有“学习、创新、领导”三个阶段,只有经过学习的积累和实践的锤炼,才能厚积薄发,迈上人生发展的新台阶。
学无止境,学无定法,贵在得法
话题转向学习后,立刻有同学针对读研与就业的取舍问题进行提问。对此,邱老师结合自身经历,勉励在座学生要终身学习,勇攀学术高峰。邱老师指出大学生正处在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旺盛的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学习中不断增长才干,提升社会竞争力。
邱老师一番推心置腹的“劝学”演说,让同学们燃起了努力学习的热情。又有同学进一步追问道,学习究竟该学精还是学广?对此,邱老师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在他看来,无论是广泛涉猎还是在某个领域精耕细作,都取决于个人的喜好和意向,并没有一定之规。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学精或者学广都是很好的选择。而比起纠结学精还是学广,更重要的是善于挖掘和利用学习资源。除了文献资料,师资、人脉以及实践机会也是重要的学习资源。高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大学生应当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全方位多样化地积累知识、增长见闻、提升自我。
抛弃“垫底思维“,挖掘自身亮点
部分同学则谈起了自己在实现目标过程中的苦恼。当全力以赴仍然达不到目标时,难免会产生自我怀疑,觉得自己是最差的,换言之,就是陷入了“垫底”思维中。
听了同学们的发言,邱老师耐心劝解道,“垫底心理”只会给人消极的心理暗示,使人陷入自我怀疑的恶性循环。事实上,没有人是一无是处的。这一点,陈老师则进一步通过自身的见闻做出了生动的阐述。他指出,不能单凭一个方面来比较一个人,比如当时寝室里成绩最差的同学现在身价十个亿,另一个成绩优秀的同学则成为了南洋理工的教授,这二者的成功是无法用一个尺度去衡量的。因而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去规划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
在一派其乐融融的氛围中,本次沙龙活动也迎来了尾声。一个多小时前,同学们曾带着疑问和苦恼,满怀期待地推开了活动室的大门,而此刻,则带着老师们的殷切期盼和谆谆教诲,带着奋勇拼搏、蓬勃向上的激情和能量,带着一往无前、劈波斩浪的决心和勇气,信心满满地离开了活动室。沙龙虽然结束了,但同学们的人生规划才刚刚奏响新的篇章。
信息学院
文/曹恒毅 胡羽珊
图/曹恒毅
指导老师/易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