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亿!“五一”强势归来的三个启示

今年的“五一”小长假,岀行火爆!消费火热!指数火红!

  从杭州西湖到大理古城,从北京颐和园到南京夫子庙,全国各地几乎所有景点都开启了“人从众”模式,敦煌“堵骆驼”,成都排队2小时看熊猫,吃烧烤的年轻人不仅挤爆淄博,锦州、贵阳、徐州等“烧烤名城”同样人满为患……

  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达到疫情前2019年同期的119.0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80.56亿元,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0.66%。

  国际社会高声评价,2.74亿人出游背后,反映的是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动能。

  中国的政策“没有透支未来”

  走出疫情,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经济的温度。

  随着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胜利,中国“开门企稳”的新局,给出让全世界“超出预期”的答案:今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达到4.5%,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长分别达到3.7%、3.3%、5.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中国全年经济增速预测值从4.4%上调为5.2%,高盛、花旗银行等机构甚至认为增速将超过6%。

  在生产一端,同样有好势头。1至3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和综合PMI指数连续高于荣枯线,体现出中国经济正在蓬勃回升。

  在国际竞争最激烈的高端制造业,更能看出中国经济的潜能。今年一季度,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43.5%、62.9%,均为世界第一。在此期间,全球共交付了6艘24000TEU级集装箱船,全部都由中国船厂建造。英国《金融时报》指出,中国建筑业商务活力指数已达到十多年来的最高水平,中国的生产和服务业正在紧紧地融合起来。

  不仅是拥有好势头,在国际社会看来,中国经济复苏依然有诸多潜力:一季度“拼经济”的结果超出预期,但相关政策没有透支未来,中国政府没有“大水漫灌”,仍然牢牢掌握着经济发展的政策主动权。

  路透社评论说,相比美国超规模刺激政策留下了高通胀的棘手“后遗症”,中国经济复苏更多的是依赖内生动力。摩根士丹利报告认为,中国决策层以务实取向和亲商态度,逐步提升市场信心,金融、财政、产业政策“组合拳”都有利于经济增长,中国经济复苏将更加具有持续性。

  全球经济“火车头”强势归来

  当前全球经济表现低迷黯淡,美欧银行业危机蔓延,让本就为应对通胀而焦头烂额的各国政府愁肠千结。全世界的政策制定者都在发问:

  中国经济能不能再度发挥“火车头”的拉动作用?答案是肯定的,中国能!

  中国经济增长进一步助推了高水平对外开放,对外辐射的光圈更加深远。中国领导人接连出访中东和俄罗斯,布局能源、金融、科技等领域合作;同时,亚洲、欧洲、拉美多国领导人密集访华,一系列经贸协议接茬签订,一系列合作项目成功落地。

  与此同时,国外企业界普遍看好中国经济前景,正掀起对华投资热潮,用“脚”为中国投下“信任票”。美国特斯拉公司宣布将在上海新建储能超级工厂,欧洲空中客车公司计划在中国建设第二条生产线,法国达飞海运集团向中船集团投出超210亿大单……

  面对这般热气腾腾的合作局面,路透社发表评论说,跨国企业加码对华投资,已经让一些意识形态主导的“脱钩”言论被“淹没”了。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欧洲议会上就指出,与中国“脱钩”既不“可行”,也不“可取”,欧洲“需要制定自己的对华战略和原则”。《纽约时报》文章不无酸楚的指出,虽然美国软硬兼施,试图拉拢盟友减少对华经济联系,但欧洲企业正在抓住机遇“排着队”进入中国。

  与中国合作的国家都会发展起来

  一季度中国经济开局靓丽,但各种短期和长期的问题仍需要努力去破解。

  一些经济组织和媒体就中国经济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评估和建议: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中国国内的结构性问题不容忽视。受人口老龄化、疫情防控等因素推动,债务负担将快速上升,需要管理好债务存量、有效控制增量;英国《经济学人》提出,日、韩、新、越等经济体正组建“亚洲替代供应链”,中国需加速产业升级战略,应对不断加剧的国际竞争。

  许多媒体同时指出,对中国经济发展来说,最大的外部挑战还是美国。美国不断对华抹黑、制裁,花样翻新,但同时,美国又需要中国合作助其走出经济困境。


   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中国要增强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要保持大国的定力,按照自己的步伐和节奏,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全面制度型开放,搞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增强超大规模市场的活力和韧性。

  面对国际风云变幻,既要埋头做好自己的事情,也要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中国最新公布的《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总条目比上一版增加了20%。中国以这样的实际行动,坚持扩大高水平开放,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这就是要让全世界的人们都看到:凡是与中国为善、与中国合作的国家,都会发展起来,也会发展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