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丹旭:华为断臂能否自救?

        
华为公司昨天发布声明,决定整体出售荣耀业务资产。交割后,华为不占有任何股份,也不参与经营管理与决策。共有30余家荣耀代理商、经销商联合发起收购。图为北京市一家电器商店内相邻的华为与荣耀手机销售专区。(中新社)

在美国芯片断供压力下,中国科技巨头华为选择断臂自救。

一则昨天刊发在《深圳特区报》的联合声明,让市场上近来传得沸沸扬扬的华为出售荣耀一事落锤。根据声明,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与华为签署收购协议,完成对荣耀的全面收购。随后,华为在官网发声明证实这项交易。

     这是华为遭遇美国芯片断供后,首次对业务展开重大调整。买卖方都未在声明中,公布收购的具体价格,但据路透社等多家媒体上周报道,荣耀的出售价是1000亿元(人民币,205亿新元)。

这相信是迄今为止,中国手机行业金额最高的收购案。中国舆论指出,这笔巨额收购救了华为,也救了荣耀自己。

荣耀是华为在2013年正式成立的互联网手机品牌,荣耀手机定位较低端,价格相对便宜,竞争对象主要是小米等低端品牌。不过,长期以来为华为Mate系列、P系列手机做配角的荣耀,在中国市场的销量非常可观,每年出货量超过7000万部,一度占据中国手机市场份额的10%。

华为出售荣耀是美国实施芯片断供后的被迫选择。财新网引述一名负责5G业务的华为高管称,“当初做荣耀是因为高端芯片有溢出效应,改一下就可以做低端,相当于一鱼两吃。但如果鱼都没有了,还吃什么?”

对于出售荣耀的目的,华为也不讳言。该公司在声明中称,在产业技术要素不可持续获得、消费者业务受到巨大压力的艰难时刻,为让荣耀渠道和供应商能够得以延续,华为决定整体出售荣耀业务资产,“这也是荣耀相关产业链发起的一场自救行为”。

业界对荣耀和华为的命运是否能迎来转折,莫衷一是。乐观者认为,独立后的荣耀可向高通、联发科等企业采购5G芯片,也可以放手进军高端市场,不必再给华为手机做配角,早前传出的荣耀新东家三年内上市的目标,并非遥不可及。

为了不让荣耀继续受华为牵连,华为在出售声明中特别与荣耀“划清界限”称,对于交割后的荣耀,华为不占有任何股份,也不参与经营管理与决策。

但也有悲观者认为,这招“金蝉脱壳”未必能保证荣耀的供应链一定能获得保障,尤其是芯片供应的保障,因为不管华为如何与荣耀撇清关系,掌握荣耀命运的依然是美国政府。

对华为而言,出售荣耀后的华为能否成功自救也充满未知。受芯片“断供”影响,华为目前只能依靠原有库存维持生产能力,华为手机业务的未来,取决于芯片库存还能撑得了多久,以及这期间华为能否找到替代芯片。

出售荣耀,确实让华为手机业务博得一线生机,现有芯片库存能尽可能维持主品牌,延长其生存时间,以寻找替代芯片。在荣耀仍具市场价值时将其出售,华为也能从中获得一笔可观的现金收入,为公司“过冬”准备宝贵的粮食,保障公司其他业务稳定运行。

不过,以华为每年几亿颗的芯片消耗量看,一些业内人士估计,在美国禁令全面生效前储存的芯片,最多能让华为维持到明年初。出售荣耀只是延长依赖库存的生存时间,关键还在于能否解决芯片被“卡脖子”的问题。早前有消息称,为了应对美国打压,华为已经启动“南泥湾”计划,以规避应用美国技术制造终端产品,但芯片的自主研发和制造恐怕难以一蹴而就。

华为断臂出售荣耀的消息,再度引发中国舆论呼吁科技自立自强。微信公众号“明叔杂谈”还把特朗普政府对华为的打压,称为“21世纪的中国国耻”,提出中国不仅要进行全产业链式创新,甚至呼吁官方通过中国巨大市场优势,让那些为遵守美国禁令断供华为的企业付出代价。

值得注意的是,正经历芯片危机的华为,在这场自救行动中获得了“国家队”的力撑。

买方发表的声明显示,接盘荣耀的深圳智信新今年9月成立,是由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发展集团,与30多家荣耀代理商、供应商共同投资设立,当中包括天音通信等手机渠道商,以及苏宁易购、深圳顺电等荣耀的线下和线上零售商。根据《界面新闻》报道,从股权穿透信息来看,深圳智信新的最终大股东其实是深圳市国资委。

从此次“国家队”接盘荣耀,以及中国舆论反应来看,一股拯救华为的国家力量正在酝酿,这场断臂求生的自救行动,关乎的已不止是华为的荣耀。